望缺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范秘书小说www.fanmish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丧礼上,哀乐缓缓响起,悠扬的笛声与低沉的鼓点交织成一曲凄美的挽歌,为李世民送行。

宫廷内外,无不披麻戴孝,一片肃穆。朝臣们身着素服,面色凝重,他们或献上挽诗,或默默祈祷,表达着对这位昔日明君的追思与哀悼。

整个长安城都被一股浓重的悲伤所笼罩,仿佛连天空也为之黯淡。

陵墓的选择,位于昭陵,风水极佳,据说是由李世民生前亲自选定。

这座陵寝的规模宏大,建筑精美,李治率领文武百官,把李世民送了进去,之后封陵,

并派出玄甲军在此驻守,整个长安取消任何娱乐活动了整整一月有余。

李世民在世时,对于李治能否稳固皇位心存忧虑。

因此,他巧妙地将大唐的高层分为三个派系,以期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制衡,来维护皇权的稳定。

这三个派系分别是:由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领导的关陇老臣;

由李道宗等人代表的李家宗族;

以及由李世积为首的军界力量。

这三股势力互相牵制,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。

李治只要稍具才干,运用一些平衡术,就能稳稳坐在皇位上。

而且,这三派的领袖都是与李世民共同打下江山的老臣,他们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。

为了进一步拉拢军界,李世民在临终前,故意将李世积调离京城。

这样一来,当李治登基后重新启用他,就能确保他的忠心。

在这一切安排就绪后,接着就是李世民离世,李治顺利继位,开启了唐高宗的时代。

尽管年轻的李治在资历上难以与这些老臣相比,但在李世民的布局下,他的皇位依然稳固。

特别是三派中的老臣派领袖长孙无忌,他还是李治的亲舅舅。

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手下的首功之臣,他的威望和资历都足以支撑起李治的统治。

然而,随着李治逐渐坐稳皇位,他开始意识到一个尴尬的现实:作为皇帝,他的命令并不总是被完全执行。

而这一切,都是因为李世民留下的这套体系过于高效,即使没有皇帝的存在,朝堂也能正常运转。

李治顿时就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,开始还落个清闲,时间一长李治作为皇帝,自然想要更多的权力。

虽说长孙无忌是他亲舅舅,但权力这种东西,外人往往是不能共享的。

之后,某天,李治想出了一个好办法。

他想提拔第四个派系,从已有的三个派系当中分权。

而李治想提拔的第四个派系,就是所谓的外戚派。

简单来说,李治想提拔自己媳妇的娘家人,然后为自己争夺权力。

打定主意,李治就时常来蓬莱殿找王皇后,

“皇上,那萧淑妃又犯了后宫忌讳,与一外臣嘀嘀咕咕说了半天,八成又是要提拔自己的势力,”

李治心里知道王皇后和萧淑妃一直不对付,也只好嘴上答应,

“朕知道了,有空朕便说说她,让她收敛一些,”

“皇上,本宫这后宫可是不好管……”

渐渐的,时间一长,李治也看出来了,这个王皇后太热衷于后宫宫斗,丝毫帮不了自己半分。

这自然的就让他想起了武媚那不凡的见识和谈吐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