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昏鸦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范秘书小说www.fanmish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节,不为别的,就为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。

除夕,是最最令人期待的,一进入腊月,就已经开始有了年的味道,挨家挨户早就开始讨论今年过年要买什么,要走多少家亲戚,家里谁谁谁今年不回来……

在我小的时候,农村是没有手机的,村里消息的流通全靠口口相传,小道消息的话,只需要坐在几个大妈傍边,偷偷听就好,她们绝对能爆料出惊天新闻,堪比现在的网上水军大战。

其实,第一个要说的节日,不是春节,而是腊八节,小时候对腊八节的印象就是可以喝到粥。

过完腊八以后,也就是开始筹备年货了,星期天,爷爷会带着我和弟弟们去集市上买东西,什么大红枣啊,蜜枣啊,软糖,瓜子,大鱼,还有猪肉等等。

等到小年左右,爷爷还会再次去街上,买来对联,纸钱,鞭炮,烟花,随便也补充一些吃食,比如芹菜,鱼和肉等等。

过年,一般少不了的东西有,大鱼大肉,纸钱烟火,对联门钱子(所谓门钱子就是大门口和堂屋,厨房门口各放一根长木棍,寓意一般有两种,一种是拦鬼驱邪,一种是防止家里钱财外出),蜜枣瓜子,春晚饺子,拜年和红包。

真正进入农历的大年三十,每家每户这一天都会提前做好饭,比谁家吃的早。晚饭是最隆重的,一般吃饺子之前,大人门会先在堂屋,院子里,厨房这三个地方(我们家还有一尊观音,所以算四个地方),都点上两根蜡烛,摆上大肉(观音处切记不摆)和碗(碗里是饺子)筷(一般两双)。弄好之后,大人就开始从堂屋开始烧纸(这种是黄色的麻麻的,需要用手盘成大致三角形),然后我们小孩子就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开始磕头,说一些祈祷的话,比如什么来年风调雨顺,事事如意,学业有成,快快长高……

等敬老天爷的礼数完毕,我们还需要去点鞭炮,这可是一年以来最大最长的炮,一般都是能摆几十米远,鞭炮一响,就可以开始干饭了!我和弟弟就会把提前调的饺子料拿出来,蘸着饺子吃,然后看春晚,简直棒极了!

值得提一嘴的是,年夜饭是要比平常早几个钟头的,这个时候,大家都会比谁家的炮先响。

吃完饭之后,我和弟弟一般都是要跑出去的,今晚可是特赦,没人管你出不出门,不出门有时候还会被大人们撵出去呢!

我和弟弟会先和村里一群小伙伴一起,挨家挨户的去讨吃食(拜年),有点像西方万圣节要糖一样,不给的话我们就会调皮捣蛋,甚至说一些“巫语”(不是诅咒,也不是骂人,就是难听一点的祝福)。通常,只要家里面有人,他们都会高兴的拎着袋子出来,给我们爆米花,气糖(长长的,白白的小吃,和爆米花一样,都是工具炸出来的),花生,瓜子等等。

等赚的盆满钵满之后,我们会去二爷家,他们家一般烟花买的多,可以看很久,我们家只有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,才会买烟花。平常,就是一些小玩意,比如地老鼠啦,飞蝴蝶啦和一些小的烟花,飞不高,大概只有一米多高,顶多有一些呲发(一种长长杆子上粘一个大头的,拿在手里向天上放的小型烟花,只会吱一声,然后一道白光,炸响)和长鞭(也是拿在手里的,分两种,一种是没有纸包裹,绿色的像鞭炮捻子一样的,另一种是纸包裹着,里面结构大致相同),长鞭燃的火光很亮,持续时间大概好几分钟,而且可以到处甩,只要附近没有柴火垛。

小时候,看烟花是过年最精彩的节目,我和小伙伴们会跑到村子里最高的建筑上面,一排排站好,抬头望天,或者四周转圈,嘴中不停地哇喔,这个好看,快看那一个!

今晚是可以熬夜的,我们家乡叫做“守棉袄”或者“守夜”,据说谁熬的久,谁就会在来年有好运。

所以,今晚,我们只需要和大人们说一声,和谁玩,去哪玩,啥时候回来,他们就不会再管我们了。

一般,我们小孩子的最后一个项目,就是玩火把,这个之前提到过,这里就简单说一下,所谓火把,就是点燃废弃的车胎,你可以拿在手里甩,也可扔到树上去,据说是驱邪用的,可以吓跑吃小孩的年兽。

即使大人们不管我们,我和弟弟也玩不长,天空中一旦烟花声小了,我们也该困了,就开始揉眼睛了,嘴巴也张的老大,这时就和伙伴们辞别,回家去了。

第二天一大早,是需要起早的,等我和弟弟起来的时候,大人们早已经在门前摆好了门钱子,有时候我们不小心还会被绊倒,大早上的,吃个狗啃泥。对联呢,一般有三种,一种是大门和堂屋上贴的一副对阵公正的对联,都是祝福,一般都会有横幅,需要贴在最高处。一种是厨房,偏房,耳室贴的,长方形的人物画像,是门神,一般大门和堂屋也要贴。还有一种小的长方形门联,最上面是带缺角的,正中间是字,一般是五个一副,比如年年发大财,年年步步高什么的。它需要贴在对联横幅下面,也就是门头那里。对于年年发大财这个怎么贴,我和弟弟为了字的顺序,可谓是年年争论不休,“年年大发财不行吗?”“年年财大发也可以啊!”以至于后来,我们干脆就不再纠结了,只要年年两个字在一块,随便怎么贴吧,都行。于是,什么大发财年年,财大发年年,发大财年年一系列语句都出来了。

等我们再大一点的时候,是需要早起随大人门去烧纸的,那个时候,麦地里还有露水,去坟头磕过头,烧过纸,放完炮之后,鞋子都是湿漉漉的。

大年初一,吃完早饭就闲了,初一的规矩是不允许干活的,什么扫地啊,洗衣服啊,搬柴火啊,都是不行的。当然,饭得做,锅得刷,电视还得看。

初二,就要去姥姥家拜年了,一般我都会提前起床,先去村南边的干爹干妈家去。提起干爹,就得说一下剔毛头(每家头一个男孩子,在长到五六岁的时候,都需要剃毛头,摆酒席,水里扔盆,下水捞上来的,就是小孩的干爹了),我是老大,所以,只有我有干爹。我干爹可是为我下过沟,吃过冷水的男人,所以,我每次去的时候,一般都是三样,酒,烟,鸡蛋或者牛奶。按我们那的话说,就是孝敬他老人家。

我干爹特别疼我,每次他都会在米粥里放很多的蜜枣,因为他知道我爱吃,而且吃饭时一直给我夹我喜欢吃的菜。我也特别喜欢去他家拜年,不仅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,还能玩魂斗罗(他家有一台游戏机),最后还能得到一个大红包。

比较尴尬的问题是,每次孝敬他的东西,他只会收下烟和酒,至于第三样,要么是我被迫带回家,要么就是他让我哥(他家有一个儿子,两个闺女)再送回来,于是,便有了两方的斗智斗勇,我干爹会一直盯着我,看我啥时候准备走,好把奶牛或者鸡蛋抱给我;而我,而是趁着他不备,偷偷跑出门,然后说一声,俺舅,俺激n(四声)子,俺走了哈!

一般这个时候,路上就会有人笑着打趣,“吆,今个都让出去了哈!”“嫩干爹都吃了?”然后,我干爹就会追出来,在后面喊,“俊俊,跑啥子哩,嫩不能让嫩干爹把东西都吃了(意思就是都收了)!”

十点左右,我们就到达姥姥家了,等到中午的时候,可就热闹了,你要知道,我姥姥三个儿子,两个女儿。我三个舅舅每家都是三个孩子,我妈和我小姨,每家也都是三个,你想想,这都多少人了。一般吃饭,都是分两桌,大人一桌,小孩一桌。

一般,我们是要玩到下午四五点才会回家的,大人们打牌,他们有他们要谈的,小孩子呢出去玩,我们有我们想去的地方。

初三,一般我早上要去大姑家,她家就在我们村后面,北面的头一村,一般步行就可以了。如果二爷家的小孩子(我三个叔叔的孩子)也去的话,东西多了,我拿不来,就需要大人们送一程了。

中午,就去大理庄,那里是我小姨家和小姑家,一般我们都先去小姑家拜年,然后饭点再回小姨家吃。

去小姨家吃饭,也是因为热闹,运气好(有时我那几个舅舅家的孩子中午会在我们家吃饭),又是需要两大桌子的节奏。

初四以后,一般要走远房亲戚了,比如麻里舅姥,安徽二爷,姑爷,还有城里的姑姑,舅舅。

过年,不仅有很多好玩的,好吃的,最重要的是红包,一般最少都会有几百元的收入,不亲的给5块,10块,亲的都是50,甚至100。我记得,我最多一次收了400多。

而现在过年,简单多了,没了村里挨家挨户的拜年,没了结伴出游,没了烟花爆竹,没了春晚。吃完饺子,就是躺在被窝里扣手机,跟朋友,老师,同事统一发新年快乐,然后刷刷朋友圈,就开始打游戏或者追剧了。

走亲戚串门也简单多了,那些不重要的,远房的亲戚甚至都不再来往,顶多三天,就可以走完了。

年,越来越没有年味了。真可怜现在的小孩子,吃的好,穿的好,玩的花,个子高,智商高,却人情味单薄,性格傲娇孤僻,很多小学就已经近视眼了。

曾经网上说,90后是价值观最正的一代,不是没有依据的。90后之前,需要填饱肚子,所以他们会为了食物失去一些东西;而90后之后,吃撑了,他们需要去寻求新的刺激,不断刷新伦理和人生观。

所以说,恐怕以后再也没有如此好的童年。